马铃薯白绢病有哪些危害症状?

太禾  2024-11-11 20:08:33   23  1 赞

马铃薯白绢病有哪些危害症状?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马铃薯白绢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对马铃薯种植业构成了严重威胁。这种由特定真菌引起的病害不仅危害作物的生长,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马铃薯白绢病的危害症状,对于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马铃薯白绢病有哪些危害症状?

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马铃薯白绢病。这种病害是由一种名为白绢菌的真菌引起,主要侵害马铃薯的地下部分,包括块茎、根茎和根部。白绢菌在土壤中形成白色的菌丝体,这些菌丝体缠绕在植株的根部,阻碍了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

马铃薯白绢病有哪些危害症状?

马铃薯白绢病的具体危害症状有哪些呢?

1. 根系受损:受到白绢病侵染的马铃薯,其根系会出现异常生长,根系变得脆弱易断。健康的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基础,一旦受损,整个植株的生长都会受到影响。

马铃薯白绢病有哪些危害症状?

2. 叶片黄化:随着根系功能的减弱,植株无法有效吸收土壤中的铁元素,导致叶片出现黄化现象。这种黄化通常从叶尖开始,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萎。

3. 生长迟缓:由于根系受损和营养吸收不足,感染白绢病的马铃薯植株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健康植株。这种生长迟缓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量。

4. 块茎腐烂:白绢病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导致块茎腐烂。在收获期,人们会发现大量的块茎表面覆盖着白色菌丝体,块茎内部组织变软腐烂,失去商品价值。

5. 产量下降:上述所有症状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马铃薯产量大幅下降。对于依赖马铃薯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6. 贮藏期损失:即使部分感染白绢病的马铃薯能够逃过田间的检查,进入仓储环节,但在贮藏过程中,病害仍然可能继续发展,导致更多的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马铃薯白绢病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例如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合理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使用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土壤消毒,以及在生长季节定期检查植株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处理。

科学研究也在不断进步,通过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更加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为防治白绢病提供了新的希望。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识别和防治马铃薯白绢病的能力。

马铃薯白绢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病害,它的危害症状多样且严重。只有通过综合的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减轻这一病害带来的损失,确保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马铃薯白绢病基本信息

马铃薯白绢病是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块茎。其病原名为齐整小核菌,学名为Sclerotiumrolfsii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这种病害传播方式多样,包括病残体、土壤、肥料、流水、雨水等途径。病残体是病害传播的重要载体,能长时间存活,成为下一季作物感染的源头。在土壤中,病原菌可通过根部。

二、下午好,请问专家这马铃薯得的这是什么病?

晚上好!这是马铃薯白绢病。为害症状:薯块上密生白色丝状菌丝,并有棕褐色圆形菜籽状小菌核,切开病薯皮下组织变褐。仅供参考。欢迎关注评价!谢谢!

三、请问老师马铃薯白绢病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薯块上密生白色丝状菌丝,并有棕褐色圆形菜籽状小菌核,切开病薯皮下组织变褐。预防为主,患病不可逆。具体措施:(1)发病重的地块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可进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2)深翻土地,把病菌翻到土壤下层,可减少该病发生。(3)。

四、马铃薯白绢病形态特征

马铃薯白绢病的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菌丝、菌核和担子、担孢子等方面。菌丝无色,具有隔膜,这是白绢病的菌丝体显著特点。菌核是由菌丝构成的结构,外层为皮层,内部由拟薄壁组织及中心部疏松组织构成,最初为白色,紧贴于寄主上。随着病菌的成熟,菌核逐渐变为黄褐色,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小菌核,直径大约在0.5。

当菌核萌发后,会生成菌丝,从根部或接近地表的茎基部侵入,形成中心病株。随后,病部表面会生出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及圆形小菌核,然后向四周扩散。这种传播方式使得马铃薯白绢病能够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通过感染马铃薯植株的根部或茎基部进行扩散,对马铃薯作物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了解并掌握白绢病的传播途径。

马铃薯白绢病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拔除病株、施用有机肥、调整土壤酸碱度和药物防治等措施。在发病重的地块,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条件允许时进行水旱轮作,能有效降低白绢病的发生率。深翻土地,将病菌翻到土壤下层,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病概率。在菌核形成之前,拔除病株,并在病穴处撒石灰。

1.马铃薯早疫病2.马铃薯亮带晚疫病3.马铃薯干腐病4.马铃薯癌肿病5.马铃薯茎基腐病6.马铃薯炭疽病7.马铃薯白绢病8.马铃薯粉痂病9.马铃薯叶枯病10.马铃薯酸腐病

马铃薯白绢病,棕褐色菌核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块茎。薯块上密生白色丝状菌丝,并有棕褐色圆形菜籽状小菌核,切开病薯皮下组织变褐。防治方法:①发病重的地块实行轮作;深耕土壤,把病菌翻到土壤下层,可减少发病;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病**撒石灰消毒;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硫酸铵、硝酸钙发病少;加强田间肥水管。

1.分类地位白绢病病原为一种真菌,有性阶段为真菌界担子菌门的Aethalium(Athelia)属的罗氏阿太菌(A.rolfsii),同物异名为罗氏伏革菌(Corticiumrolfsii)。无性阶段为小核菌属的罗氏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由于有性世代不常发生,所以一般放在半知菌门研究。2.形态特征担子棍棒形,形成在分枝。

为害症状:甜瓜白绢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