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苗病害:种类繁多,治理需精准施策?

太禾  2024-09-28 14:25:06   23  4 赞

棉苗病害:种类繁多,治理需精准施策?

棉花,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健康生长对于纺织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棉苗面临着多种病害的威胁,这些病害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对棉苗的生长和产量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本文将对棉苗病害的类型进行梳理,并探讨如何有效防治这些病害,以保障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棉花烂根、死苗的原因

棉苗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病害主要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以及线虫等土传病害。这些病害中,有些是全球性的问题,有些则因地域而异,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对棉苗的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

“天达2116”壮苗灵+天达恶霉灵的应用是怎样的?

真菌性病害是棉苗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例如枯萎病和黄萎病就是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它们通过侵染棉苗的根系,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棉苗枯死。这类病害的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生,很难根除。

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措施

细菌性病害同样不容忽视。如角斑病和青枯病,它们通常由细菌引起,能够迅速在田间蔓延,造成棉苗叶片出现斑点、枯萎甚至死亡。这类病害的发生往往与湿度和温度有关,因此在多雨季节尤其需要警惕。

病毒性病害则是由病毒引起,如棉铃虫病毒等。病毒感染后,棉苗会出现生长迟缓、叶片畸形等症状。由于病毒的高传染性和难以治愈的特点,预防成为了对付病毒性病害的关键。

除了上述常见病害,棉苗还可能受到线虫等土传病害的侵害。这些微小的生物体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对棉苗的根部造成损害,影响其正常生长。

面对这些种类繁多的棉苗病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确保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种植抗病品种是减少病害损失的有效途径。科研人员通过育种技术,培育出能够抵抗特定病害的棉花品种,这为病害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

合理轮作也是防控棉苗病害的重要手段。通过在不同年份种植不同作物,可以打破病害的生命周期,减少病原体在土壤中的积累。

化学防治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使用杀菌剂、杀虫剂等农药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过度依赖化学药品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病原体抗药性的产生,因此需要在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

生物防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天敌或微生物制剂来控制病害的发展,不仅环保,而且能够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科学的田间管理也不可忽视。适时的灌溉、合理的施肥、及时的松土除草等措施,都能够增强棉苗的生长势,提高其抵御病害的能力。

棉苗病害的类型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防控措施。只有通过综合运用抗病品种、轮作、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田间管理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棉苗病害,保障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棉农和植保工作者必须紧密合作,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防治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病害挑战,确保棉花这一重要经济作物的未来。

一、棉花烂根、死苗的原因

棉苗出土前,感病幼芽变褐腐烂;出土后感病,根尖变褐腐烂,以后蔓延到全根和茎基部,有的病部略肥肿,后呈黑褐色干腐。子叶感病,多在叶缘产生半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温度高时在黑绿色至黑褐色病斑上生粉红色或粉白色霉层。另外,有的幼苗未出土或出土不久,幼茎呈水渍状,逐渐变黑褐色。

二、“天达2116”壮苗灵+天达恶霉灵的应用是怎样的?

——来自山东棉农大面积应用的效果验证“天达2116”壮苗灵+天达恶霉灵可有效防治棉花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枯萎病、茎枯病五大病害和低温冷害导致的苗弱、苗黄不发苗,兼防枯黄萎病。1.五大病害及低温冷害表现症状(1)棉苗立枯病棉苗受害后,在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后变成黑褐色,并逐渐。

三、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措施

棉花出苗后,要及时定苗,拔除病苗,选择合适的时期中耕培土,在病田定苗、整枝时,要将病株清除,田外深埋,施用热榨处理的棉饼和无菌土杂肥,注意棉花蕾期也要中耕培土一次,减少病害发生。3、合理施肥在养殖棉花的过程中,要增施钾肥、有机肥,提高棉花的品质,增强其抗病性,中后期浅中耕或不中。

四、棉花前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棉花养殖技巧

对播种量大、出苗好、棉苗密集的棉田,一般生长一片真叶时,应及时清除小苗和弱苗,使棉苗叶片不重叠,防止高脚苗出苗;当有3

种子脱绒包衣,就是给棉种脱去短绒包上一层种衣剂,种衣剂中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成分,包衣棉种播到土壤中后,就可以在种子周围(3厘米)形成保护屏障,直接杀死地下害虫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同时被根系吸收,将药剂传送棉苗的地上部,以杀死棉花苗期的主要病虫害,对苗期病害虫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期长达。

黄萎病因发生迅速、损失严重、防治困难等特点,被称为棉花“癌症”。防治该病应以加强田间管理为主,通过选用抗耐病品种、施足底肥、早揭膜、早炼苗、早培管等措施提高棉苗抗病能力,同时做好预防性用药,及时控制病情,炭疽病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导致成片死苗。棉籽开始萌动时即可受该病菌危害,常造成。

据有关方面估计,我国黄河流域棉区由于蚜虫危害,常年平均约减产30%以上,严重的甚至毁种。棉铃虫盲椿象能够增加蕾铃脱落率:红令虫能减轻铃重,增加霜花僵瓣,降低棉花品质。地下害虫能造成棉田缺苗断拢:造桥虫卷叶虫等吃食棉叶,影响棉花正常生长,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在棉花苗期主要是做到:不。

种子处理是预防苗期红腐病的有效措施,棉花苗期和铃期发病时喷药防治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种子处理,可用下列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500g/100kg种子;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00g/100kg种子;40%拌福可湿性粉剂200g/100kg种子。苗期、铃期发病初期。

棉苗出土70%左右时进行中耕松土,适当早间苗,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地温,培育壮苗。及时定苗,将病苗、死苗集中销毁。(2)化学防治。①药剂拌种或包衣。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5%~0.8%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6%进行种子包衣。或用甲霜灵纯药20克拌100千克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