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草地螟发生情况及防治

太禾  2024-06-28 13:15:17   18  2 赞

农田草地螟发生情况及防治

在农业生产中,害虫的威胁始终如影随形,尤其是那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并席卷大片农田的害虫。在这些害虫中,草地螟因其对作物的巨大破坏力而备受农民和农业专家的关注。草地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适应能力强,一旦爆发,便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了解其发生情况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农作物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来探讨草地螟的发生条件与特点。草地螟主要是指危害禾本科植物的一类蛾类害虫,它们通常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这些害虫的生命周期较短,繁殖速度快,一旦找到合适的环境,就能迅速形成规模。它们的幼虫阶段是最具破坏力的时期,因为幼虫会大量啃食作物叶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作物全株死亡。

草地螟要怎样防治?

我们来分析草地螟的防治难点。由于草地螟的繁殖能力极强,一旦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就很难控制其数量。长期以来,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草地螟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这使得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效果大打折扣。由于草地螟的天敌数量有限,生物防治手段也难以单独承担起防治的重任。

怎么预防草地螟?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呢?综合防治策略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害虫监测系统,通过定期调查田间草地螟的种群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进行针对性防治。

2.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和深翻土壤可以减少越冬蛹的数量,从而降低次年草地螟的发生概率。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种植,可以减轻草地螟的危害。

3. 物理防治:利用草地螟成虫的趋光性,设置诱虫灯等物理陷阱,减少成虫数量,从而控制其繁殖。

4. 生物防治:鼓励研究和推广使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制剂,以增强天敌对草地螟的自然控制能力。

5. 化学防治:当其他措施无法有效控制时,可以适当使用化学农药。但要注意选择对天敌和非靶标生物影响小的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施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6. 科学用药:提倡集成害虫管理(IPM),将各种防治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草地螟的综合控制。

农田草地螟的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监测、合理的农业管理、有效的物理与生物防治手段,以及慎重的化学用药,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草地螟的危害,保护农作物免受损失,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的绿色发展。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农田草地螟的发生情况及其防治策略,共同为农业生产的安全与可持续性贡献一份力量。

一、草地螟要怎样防治?

草地螟的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秋耕深翻,春季浅耕灭茬,可破坏越冬幼虫土茧,增加其死亡率;结合中耕除草,及时清除田间、地埂、道边等地灰菜、刺蓟等杂草,可灭卵,减少幼虫发生;发生期间,在作物田边挖沟、撒药带阻止幼虫大量迁移至农田为害。(2)人工防治。在成虫盛发期,组织群众用三角形捕。

二、怎么预防草地螟?

当幼虫在田间分布不均匀时,一般不宜全田普治,应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实行挑治。还要特别注意对田边、地头草地螟幼虫喜食杂草的防治。这样既可减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效,又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当田间幼虫密度大,且分散危害时,应实行农户联防,大面积统治。药剂选择选用低毒、击倒力强,且较经济的农药进。

三、向日葵草地螟该如何预防和治理?有哪些方法措施?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措施:除草避卵、灭卵,选择性保留诱卵田,适期处理。耕锄豆类、向日葵等草地螟喜食作物的周边地埂和夹荒地的杂草,灭卵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以免幼虫迁入农田危害。幼虫已孵化的田块,先打药,后除草,避免幼虫集中向农作物转移为害。生物防治:三龄幼虫前(卵始盛期后10天左右)选。

(2)人工防治。在成虫盛发期,组织群众用三角形捕虫网,网底贴地迎风捕杀成蛾;或用树枝、扫帚等进行围攻捕打,把蛾子集中销毁。(3)药剂防治。幼虫大发生时,用80%敌敌畏乳油或用50%甲胺磷乳剂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每667平方米15毫升)或用快杀灵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2)防治方法一是人工防治。在草地螟虫产卵期,未孵化之前,清除田内及地边杂草,把铲下来的草集中起来埋掉。二是挖沟阴杀。草地螟大发生年,幼虫末进入豆田前,挖防虫沟阻杀。沟里可施药剂,也可在农田四周撒施药带。三是豆田幼虫危害严重时,每公顷用50%敌百虫粉或5%西维因粉23千克~38千克。

且这个阶段的幼虫数量占总数量的60%~70%时进行,此时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请注意,实施防治时应按照说明书的指导进行,确保操作安全,并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以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定期监测和预防是防止黄麻草地螟反复发生的关键,保持良好的农田管理也是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

根据以上草地螟虫源量、寄主生长和天气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全国草地螟二代幼虫总体为轻发生,农田及其周边发生面积为200万亩,主要发生在新疆阿勒泰、和田,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高海拔区域,吉林西部,陕西北部和宁夏北部局部地区;发生为害盛期为7月底至8月上、中旬。但不排除国内高海拔、高纬度地区。

草地螟(LoxostegesticticalisLinne),螟蛾科。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草地螟为多食性大害虫,可取食35科,200余种植物。主要为害甜菜、大豆、向日葵、马铃薯、麻类、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大发生时禾谷类作物、林木等均受其害。但它最喜取食的植物是灰菜、甜菜和大豆等。草地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当虫口密度较大时,黄麻草地螟会从草滩向农田迁移,对作物造成危害。这种虫害的发生与春季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低温多雨的天气对其不利。如果越冬代成虫在气温较高的时期羽化,将有利于其发生。在孕卵期间,如果环境湿度干燥,且幼虫无法获取足够的水分,产卵量可能会减少或停止。黄麻草地螟的天敌种类丰富。

草地螟具有低龄幼虫发育快、暴食和集体迁移习性。在大发生年大多的幼虫群集一起由农田、草原、荒地向邻近农田迁移。所到之处几乎一扫而光,寸草不剩,所以防治适期在幼虫3龄期,且大量幼虫迁移之前。2.1防治方法:当田间调查,大豆每100株有幼虫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