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各种病虫害也随之增多,其中稻飞虱是水稻种植中极为常见的害虫。特别是在晚稻生长期间,稻飞虱的爆发会严重影响稻谷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了解并掌握有效的晚稻稻飞虱防治方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要有效控制稻飞虱,首先需要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稻飞虱是一种小型昆虫,以吸食水稻汁液为生,大量繁殖时会导致稻叶黄化、枯死,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它们通常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迅速繁衍,因此晚季水稻更易受到侵害。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农民和专家们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晚稻稻飞虱防治策略:
1. 监测预警:通过设置诱捕器或定期巡查田间,监控稻飞虱的数量和活动情况。一旦发现稻飞虱密度超过经济阈值,立即启动防控措施。
2. 抗性品种选择:选用抗稻飞虱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这些品种能够减少害虫的存活率和繁殖速度,从而降低害虫的危害程度。
3. 合理施肥:过量施用氮肥会使水稻生长过于茂盛,增加稻飞虱藏匿的环境,应适量控制氮肥的使用,平衡好水肥管理。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瓢虫、蜘蛛等自然敌人来控制稻飞虱数量。还可以使用寄生性和病原性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
5. 化学防治:当生物防治不足以控制稻飞虱时,可以适当使用农药。选择合适的杀虫剂,严格按照推荐剂量进行喷施,避免滥用农药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6. 农艺措施: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稻飞虱的寄主植物;适时晒田、排水,改善田间小气候,不利于稻飞虱的生存和繁殖。
7. 综合管理:结合上述多种措施,实施综合病虫害管理(IPM),从多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以上防治策略的实施需要农民与科研机构紧密合作。科研人员负责开发新的抗虫品种和生物防治方法,而农民则需要根据实地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政府和相关组织也应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举办培训课程,普及最新的防治知识,以及提供财政补贴等。
晚稻稻飞虱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管理,我们能够有效地保护水稻免受稻飞虱的侵害,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民的收益。
《田间守卫者:晚稻稻飞虱防治策略详解》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针对晚稻稻飞虱的防治策略,旨在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一挑战。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期待一个丰收的季节,同时也为未来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九月初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如何防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①防治稻飞虱:硝吡喃(20%以上)、三氟嘧啶、蚜虫、蚜虫·异丙威等。②二化螟、卷叶螟和稻秆美洲斑潜蝇的防治:可使用苯甲酰胺毒死蜱、苯甲酸甲氨基阿维菌素(大于2%)、阿维菌素(大于1.8%)、西维因·茚虫威等。③纹枯病防治:唑菌酯(25%以上)、苯甲酰·丙环唑、氟康唑、肟·戊唑醇、苯甲。
二、稻飞虱用什么农药
一、三氟苯嘧1.三氟苯嘧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具有广谱、内吸、高效、持效、微毒等特点,对鳞翅目、同翅目等多种害虫均具有很好的防效,用于防治水稻飞虱、叶蝉等效果突出。2.在水稻分蘖期至幼穗分化期,每亩用10%悬浮剂13.3
三、防治飞虱最好的农药
防治稻飞虱(晚稻)一般可亩用20
四、水稻稻飞虱什么药效果最好?
防治水稻稻飞虱,可以用噻虫嗪或高含量吡虫啉或扑虱灵或吡蚜酮.烯定虫胺或噻嗪.异丙威或吡虫.仲丁威等药喷雾防治,加入有机硅一起喷雾,效果更好。个人推荐用吡蚜酮.稀啶虫胺+有机硅喷雾防治,近些年来反应的效果不错,亩用水量2
要做好防治工作。据估计,第五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中等,局部较大。2.华南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合浦县和铁山港区零星发生。这种疾病是由白背飞虱的病毒传播引起的。在生产中,只有“治虱防矮化”才能预防。控制现有稻飞虱,可达到“防虫防病,保后期”的效果。病田应及时清除病株,清除前应喷洒防治稻飞虱药剂。
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方法主要是早稻收割前清除田边、沟边的杂草。收割时,稻草随打、随挑、随晒,不堆放在田边,防止杂草和稻草上的残留虫子跳入晚稻田。收割后,立即翻耕灌水,晚稻早插本田,采取田边喷药保护。及时拔除稻田中的稗草,可消灭很多灰飞虱卵。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减少施药次数,尽量使用。
对飞虱的防治应以褐飞虱为主,其综合防治措施如下:(1)选用抗虫品种稻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有一批经抗源杂交培育出的抗虫品种,可选用适合当地的抗虫品种种植。(2)生物防治一是保护天敌,稻飞虱在稻田中能被许多天敌捕食或寄生。如各种蜘蛛、青蛙捕食成虫、若虫,黑肩绿盲蝽吸食稻飞虱卵,各种稻。
2.1治上压下,压前控后中稻在7月中下旬防治第三代褐飞虱以压低第四代基数,晚稻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第四代褐飞虱以压低第五代基数,选用稻飞虱,10
您好!化学防治:早稻秧田平均每平方尺有成虫2只以上、晚稻秧田有成虫5只以上,进行防治,防治时期以成虫迁入期和卵盛孵高峰期为宜。常用药剂:50%二嗪磷乳油或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按使用说明兑水喷雾防治。供参考。
稻飞虱是我国重要的植物害虫,常造成水稻大片死秆倒伏,在我国每年发生3~8代,为害单季中、晚稻和双季早稻较重。可用于防治稻飞虱的药剂种类繁多,包括吡虫啉、噻嗪酮、烯啶虫胺、噻虫嗪及吡蚜酮。不同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也不相同。吡虫啉、烯啶虫胺、噻虫嗪与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一样,皆为烟碱乙酰。